GoLang 中的伪随机数
在 GoLang
中,我们可以通过 math/rand
包里的方法来生成一个伪随机数:
1 | package main |
上面的代码中,我们通过 rand.Int()
方法来生成一个伪随机数。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嘛,人家也很 OK 啦。
但是细心的你会发现。无论你运行多少次,它都会生成一样的结果。
我们知道 JavaScript
中的 Math.random()
每次都会返回一个不一样的数字,但是 GoLang
中的伪随机数生成器默认情况下竟然会返回相同的数值,这还不反了天了?
都是伪随机数生成器,为什么差别就这么大呢?这里我们就要了解一下 “随机种子” 的概念啦。
随机种子
我们知道,伪随机数,是使用一个确定性的算法计算出来的似乎是随机的数序,因此伪随机数实际上并不随机。
那么自然,在计算伪随机数时假如使用的开始值不变的话,那么算法计算出的伪随机数的数序自然也是不变的咯。
这个 “开始值”,就被称为随机种子。
Int returns a non-negative pseudo-random int from the default Source.
Seed uses the provided seed value to initialize the default Source to a deterministic state. If Seed is not called, the generator behaves as if seeded by Seed(1). Seed values that have the same remainder when divided by 2³¹-1 generate the same pseudo-random sequence. Seed, unlike the Rand.Seed method, is safe for concurrent use.
查阅文档,我们得知,Int()
函数是从 default Source
(默认源)中产生的伪随机数。
而这个 default Source
,我们从 Seed 部分可以看到,如果你没有设置随机种子,那么默认初始种子总是从 1
开始。
既然随机种子一样,那自然其结果也是一样的。
随机的伪随机数
我们已经知道了默认随机种子是从 1
开始,那么我们只要在每次生成随机数之前先设置一个不一样的种子,那么其结果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我们要尽可能保证每次伪随机数生成器工作时使用的是不同的种子,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当前时间作为种子。
1 | package main |
这样,由于种子不同,我们每次运行的结果也就不一样。我们就能达到获取伪随机数的目的啦。
真随机数
如果我们的应用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需要使用真随机数的话,那么可以使用 crypto/rand
包中的方法。
1 | package main |
上面的程序每次运行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会真正随机的生成随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