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的企业级
首先,中台一定是企业级的,这里的企业级不是说难度而是指范围。企业级也不一定就是一个企业的范围,甚至可以是跨企业,例如现在同样火爆的“生态”的概念。
当做中台建设的时候,一定是跳出单条业务线、站在企业整体视角来审视业务全景,寻找可复用的能力进行沉淀,从而希望通过能力的复用一方面消除数据孤岛、业务孤岛,一方面支撑企业级规模化创新,助力企业变革,孕育生态。
所以虽然中台的建设过程虽然可以自下而上,以点及面。但驱动力一定是自上而下的,从全局视角出发的,并且需要一定的顶层设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企业中推动中台建设的往往都是跨业务部门,例如CIO级别领导或是企业的战略规划部门,因为只有这些横跨多条业务线的角色和组织,才会经常去反思与推动企业级的能力复用问题。
这一点也引出了中台建设的一个关键难点,就是组织架构的调整和演进以及利益的重新分配是技术所不能解决的,也是中台建设的最强阻力,
中台的能力
提到中台,最常听到的一个词就是「能力」。可能是因为能力这个词足够简单,又有着足够的包容度与宽度。
企业的能力可能包含多个维度,常见的例如计算能力,技术能力,业务能力,数据能力,AI能力,运营能力,研发能力……其中大部分的能力还可以继续细化和二次展开,从而形成一张多维度的企业能力网。
可以说,中台就是企业所有可以被「多前台产品团队」复用能力的载体。
Reference
- 白话中台战略:中台是个什么鬼? - https://insights.thoughtworks.cn/what-is-zhongtai/
- 中台的定义 - https://zhuanlan.zhihu.com/p/61405069
- 《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阿里巴巴中台战略思想与架构实战》